Streptozocin |
Cas 號: | 【18883-66-4】 | M D L: | MFCD00006607 |
分子式: | C8H15N3O7 | 分子量: | 1457.38 |
別 名: | 鏈脲佐菌素,2-脫氧-2-[[(甲基亞硝基氨基)羰基]-氨基]-D-吡喃葡萄糖 N-(Methylnitrosocarbamoyl)-α-D-glucosamine Streptozotocin 2-Desoxy-2-(3-methyl-3-nitrosoureido)-D-glucopyranose |
||
分子結構式: | |||
訂貨信息: | ||||||||||||||||
|
性 狀: | 溶于水,溶于乙醇和乙醚。鏈脲佐菌素是一種氨基葡萄糖-亞硝基脲(glucosamine-nitrosourea),是一種DNA烷基化試劑,能通過GLUT2葡萄糖轉運蛋白(GLUT2 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)獨自進入細胞。對胰腺胰島內胰島素誘發的β-細胞具毒性。鏈脲佐菌素對GLUT2 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細胞有毒性作用。 熔點:115℃ (水解) STZ對一定種屬動物的胰島β細胞有選擇性破壞作用,而使許多動物產生糖尿病。最常用的是大鼠模型。一般常用的誘導方法如下:將大鼠禁食12h,按60mg/kg體重腹腔注射STZ,每日1次,連續2次,成功制備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,并且該模型具有高血糖、體重減輕、多飲多食多尿的特點,與臨床Ⅰ型糖尿病吻合;但在此實驗中,若造模組只腹腔注射STZ一次,并給予高熱量飼料飼養12周,則可制備Ⅱ型糖尿病動物模型,且按該法制備出的模型具有超重、糖耐量減低、血脂升高、血清胰島素升高及胰島素受體結合力降低伴胰島素抵抗的特點,類似于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臨床特征。Ⅰ型糖尿病與Ⅱ型糖尿病動物模型的制備可能與STZ注射的劑量有關系:大劑量(常為120mg/kg)注射時,由于直接引起胰島β 細胞的廣泛破壞,可造成Ⅰ型糖尿病模型;而注射較少量STZ時,由于只是破壞一部分胰島β細胞的功能,造成外周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,同時給予高熱量飼料喂養,兩者結合便誘導出病理、生理改變都接近于人類Ⅱ型糖尿病的動物模型。 也有研究表明,用STZ按90mg/kg體重處理過的新生大鼠長至成鼠后,表現出糖耐量異常、胰島素分泌下降、體重下降等特征。其主要機制是新生鼠出生后一周內β細胞對STZ敏感性不同,以及再生力不同,導致成鼠后β細胞數量相對減少。故大鼠出生后一周內注射STZ ,其β細胞壞死及增生可使成鼠β細胞數量及生化特點穩定。這說明該方法穩定性好,是研究非肥胖型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的理想載體 |
質量標準: | 外觀Appearance white to light yellow power 純度Purity ≥98.0% (HPLC) 水分water ≤3%(K.F) NMR Conforms to Structure 水溶解試驗solubility in water 50MG/ML |
貯 存: | -20℃保存 用途 一種含N-亞硝基的化合物,在胰腺胰島充當一氧化氮的供體;誘導產生糖尿病動物模式的胰島素分泌細胞的死亡。 高效DNA甲基化試劑,能誘發染色體斷裂。對表達GLUT2葡萄糖轉運體(GLUT2 glucose transporter)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細胞系具細胞毒性。 醫學研究上鏈脲佐菌素用于誘導Type 1 糖尿病。 |